查看原文
其他

毛泽东主席:你们就叫工学吧!

弦歌不辍的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2-07-18

亲爱的HEUer  

你们知道吗

陪伴着大家走过66年的我,工学

这个响亮的名字

是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给我起的!

我与哈军工同日生!

66年来

一代又一代工学人

弦歌不辍、薪火相传

从50、60年代工学院刊到

80、90年代船工周报

再到传承而来的工学周报、工学TV、

工学外宣、工学新闻网

和每天陪伴你的工学新媒体

用笔墨和影像饱蘸时代的光荣梦想

用心勾勒出哈军工-哈船院-哈工程的

峥嵘岁月、似水年华

在第20个记者节来临之际

我想跟大家讲讲关于“工学”

和“工学人”的故事 

与哈军工同日诞生

1953年,是故事开始的时间。

1953年,毛泽东主席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院报提名“工学”。

1953年9月1日,《工学》创刊号在校内发行。

《工学》作为“哈军工”时期的院报,承担着政治宣传与传播时事的重要作用。

在信息传播速度和效率不及现在情况下,

《工学》的主要任务是进行以教学为中心的宣传鼓励工作,交流教学工作、政治工作以及其他各种保证教学工作的经验,指导教学。

《工学》在当时,是一个信息宣传的平台,更是一个望向世界的窗口。

是他让无数学子身处哈军工,眺望全世界!

春风又绿军工院

1982年,故事的序章来了。伴随着改革的春风,恢复高考后的军工大院,在哈军工原址办学的哈船院也迎来了新闻宣传的新里程,传承《工学》院报的《船工周报》在校内发行,船院时代的工学人活跃起来,扛起了笔墨描画船院春秋的大旗。

在1982年3月5日出版的第一期《船工周报》中提出不乏时代特征,但是今天看来仍然先进的办报思想:要把报纸办得尖锐、泼辣、有朝气,这是当时工学人的坚守,也是现在工学人的传承。


在1982年之后的12年间《船工周报》共出版481期,记录着12年里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的春华秋实。


随着1994年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正式更名为哈尔滨工程大学,1994年5月18日《船工周报》正式更名为《工学周报》。

《工学周报》由五号铅字改为新五号字,由铅排改成了激光照排,从形式到内容都有了较大的改进。

至此,《工学周报》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对于工学编辑来说,记录学校的各项变革和重大事件;对先进团体和个人进行宣传是他们工作的职责,积极审阅修改各院系来稿;策划学校师生喜闻乐见的报纸板块是他们精益求精的追求。

《工学周报》迄今出版已逾2200期,从2000年开始,《工学周报》实现了除印刷外所有环节自行完成。现在,除了报纸的全版彩印外,电子版《工学周报》也随纸质版同时发布。

融合、创新

哈尔滨工程大学的宣传工作紧跟时代步伐,从报纸到电视到网站再到新媒体平台,新一代的工学人积极运用各种方式为师生记录下学校发展的每一个难忘瞬间、荣耀时刻。


融合、创新、紧跟时代,是新一代工学人的追求。

接下来,就让担任学校宣传工作的各位“当家花旦”露个脸吧!

哈尔滨工程大学校报

《工学周报》

《工学周报》唯一一个由毛泽东主席亲自定名并题写的高校校报,是黑龙江省“先进校报编辑部标兵”之一,2010年成为53家全国优秀校报之一。66年来,《工学周报》作为学校党委机关报,忠实反映了学校发展前进的清晰轨迹,留下了历代“军工人”奋斗不息的身影。“以祖国需要为第一需要、以国防需求为第一使命、以人民满意为第一标准”的价值追求,“大工至善、大学至真”的校训,“三海一核”的鲜明办学特色……一系列对学校发展至关重要的精神与文化,都在以《工学周报》为载体的一次次思想碰撞中逐渐总结提炼并固化下来,成为学校宝贵的精神财富。

哈尔滨工程大学新闻中心视频部(电视台)

哈尔滨工程大学新闻中心视频部(电视台)成立于1995年,隶属于学校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是学校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窗口,是学校历史视频资料的拍摄与存储单位,是学校大型宣传片和专题片的摄制基地。作为新闻中心的重要媒体之一,在媒体融合进程中,电视台拥有宣传片拍摄、无人机航拍、播音主持等专业化记者团队。学生记者团队活跃于校园的各个角落,用精彩的声画语言展示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微信、抖音、B站成为学生记者展示才华和大学生风采的重要平台,电视台也成为培养大学生媒介素养的重要实践创新基地,学生制作的电视片和微电影多次获奖。

哈尔滨工程大学党委宣传部外宣平台

作为学校外树形象,打造良好办学声誉的唯一官方出口,宣传部对外宣传平台由外宣干事金声老师带领10位队员,负责策划学校对外宣传,组织新闻活动发布,联络合作媒体。现与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多个国家级媒体,以及黑龙江日报、哈尔滨电视台、东北网等地方媒体几十个媒体平台的数百位记者开展合作报道。曾经在央视新闻联播上推出《雪舰》报道,在《光明日报》推出整版报道杨德森人物报道,每年的雪雕大赛等几十个活动中组织新闻发布报道,展示学校办学成果,发展成绩,成为学校宣传部重要的组成部分。

哈尔滨工程大学官微

哈尔滨工程大学官微隶属于哈尔滨工程大学党委宣传部,是学校官方最权威的信息宣传窗口。目前由工学新媒体团队进行运营,2013年4月1日哈尔滨工程大学首条推文发布,在接下来的六年里,共获得6万+的粉丝关注。


2017年官微入选腾讯微校北部明星榜

2019年,哈尔滨工程大学官微以全国排名第68位的成绩,首次进入全国大学官微百强榜。

哈尔滨工程大学官方微博

哈尔滨工程大学官方微博成立于2010年11月17日,目前拥有86.3万余粉丝。小程微博已加入微博校园、官博之家MCN、中国青年媒体矩阵。

哈尔滨工程大学官方QQ空间

哈尔滨工程大学官方QQ空间成立于2018年11月5日。目前QQ空间目前发布说说1300余条,访客量94万+,单条阅读量约5千。

继承、坚守

学校宣传工作的发展离不开一代代校媒人的努力

一代又一代的校媒人的薪火相传、笔耕不辍

合力推进学校的宣传工作

在记者节来临之际

我们记录了一段工学校媒人的诚挚感言

党委常委 宣传部部长兼统战部部长

吕冬诗


记者,记着。从哈军工走来的《工学》、到船院时期的《船工周报》再到《工学周报》、工学TV、工学网以及对外宣传、工学新媒体,从单一的报纸媒体、传统媒体的一支独秀到现如今哈工程多平台媒体齐发声、共融合的全媒体建设,工学校媒人不忘初心、一路高歌。


回望是为了更好地前行。在全媒体时代,带着前辈给予的初心,勇担新时代的使命,按照 “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的中央对宣传工作的要求,淬火锤炼新闻宣传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真正做到“提笔能写,对镜能讲,举机能拍”,工学校媒人再出发!

《工学周报》前主编傅国志

从事新闻采编工作28年

从事新闻采编工作28年,搁笔十年。又到记者节,编辑约稿,诚意难违,我心难违。时光已旧却依稀可忆,心静如水亦偶泛微澜。披肝沥胆人和事,呕心沥血家与国。全凭秃笔一支、良心几许,走完了记者生涯,自认未愧青葱、未辱使命。打油几首,祭奠曾经的岁月,也献给怀揣良知、手握椽笔、肩扛大任的年轻记者编辑朋友们。


七绝·说笔

行来足迹浅和深,手上轻松心里沉。

总把良知撑撇捺,横平竖直架人心。


七绝•叹笔

千年故事凭勾点,几处虚无几处真。

墨迹总留良与恶,时光能辨鬼和人。


七绝•问笔

谁凭所欲弄春秋?谁唱高风万古留?

谁挺铁肩担道义?谁人不朽谁人羞?


五律·寄笔

重任总凭肩,行来莫问前。

能挥毫似刃,可斥管如椽。

日蘸良知写,宵怀本色眠。

清风应识字,助尔骋云笺。

原宣传部副部长 新闻中心主任 王锐

从事新闻采编工作19年

今天,是第20个记者节。作别19年校园记者封号,难舍几许、感恩良多。如果说鲜花绽放是园丁最幸福的一刻,笔墨付梓就是记者最满足的时光。回首从新世纪走向新时代的哈尔滨工程大学,你的每一次蜕变,所幸“我们在”;你的每一份努力,确信“我们懂”;你梦想成真的未来,坚定“我们爱”。“这世上没有什么比一个好故事,更有力量。”祝愿我一直在路上的伙伴们:举笔为旗、击键成歌,讲好工程故事、唱响工程声音。

学生记者雷蕾

工作时间五年

作为一名工学人,在学校一级平台上,对于学校的发展有了更多的理解,采访优秀的校友、师生也让我受益颇多。大学期间坚持最久的事就是成为一个校媒人,传递学校新鲜资讯,助力学校的宣传工作。在做学生记者的工作过程中,我印象最深的是在老体育馆拆除前最后一次探访,了解了哈军工老体育馆的辉煌历史,留下了很多珍贵的影像资料。如今是我在哈工程的第六年,看着新体育馆拔地而起,为学校的发展感到由衷的自豪。

学生记者齐鑫

工作时间三年

您好,我是哈尔滨工程大学的学生记者,齐鑫,可以采访您几句吗?美好相遇的开始,并贯穿了我所有美好的经历。将别人的语言收录进我的录音笔或者摄像机的这种奇妙的邂逅所吸引。在作为一名校媒人的工作过程中我收获很多,最直接的体现是接触到了很多优秀的学长学姐还有校友,他们身上的很多品质和经历都对我很有启发作用,再就是校媒人的身份增加了我很多的技能点,不论是口才还是文笔都有很多的提升。

学生记者 孙梦尘

工作时间3年

我是个爱听故事、爱讲故事的人,能够成为学生记者去记录和讲述故事,定格美好瞬间,让我更爱这个学校,也让我始终保存着对这个世界的求知欲。 作为一名学生记者,我一直坚持用事实说话。“现在的新闻,就是将来的历史”,我希望自己能敏锐的发现事实,忠实地报道事实,让更多人共同见证工程学子和工程的成长。在做记者工作的过程中,我感觉文字其实充满了力量,也很享受和生活中小小善意互动的过程。

   

我是工科生,但是成为一名校媒人让我的文字梦想再次发芽。这3年来的校媒锻炼,我收获的不只是可爱温暖的小伙伴,越发纯熟的新闻技能,更是青春路上的不断蜕变和成长。如果有机会,我也希望能够延续校媒梦,成长为真正的新闻人。


曾经的我们

是岁月的鼓手、时代的旗手

现在的我们

接过前辈们的接力棒

与每一位HEUer并肩而立

在新媒体、融媒体时代

誓要将从哈军工、哈船院再到哈工程而来的

光荣与梦想

用更新更美的笔触

描画出哈工程更新更美的画卷

永远做时代的追光者!

哈工程的追梦人!

工学的故事未完待续

更多精彩 敬请期待


    哈尔滨工程大学    

—  heu19530901  —


撰文 |  高晗

排版 | 高晗

图片 | 姜昱阳、刘宇浩

策划|高晗

责编 | 霍萍

审核 | 吕冬诗


推荐阅读

1

来这里,读懂哈工程

2

 夸!今天,吹爆这个白羊座

3

解决中国人吃得健康问题,工程北米再发力!

为弦歌不辍的工学人点亮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